“我大梁城百年来,被秦军围攻不下数十趟,他又能奈我大魏若何?你这入土半截的老东西,竟妄想与寡人的大梁同而亡?做梦!来人,将唐雎拖下去,斩于市!” 殿外的侍卫们面面相觑,看着面无惧、一步步缓缓朝外走来的老人,头一回抗令,齐刷刷跪下来为对方求情。 在这屡屡被强敌攻打的世之中,所有的魏国人都需要一个神支柱,来寻求继续坚守的勇气。 而无论是眼前求仙问道的魏王,还是沉美的先王,都远不能胜任这样一个角。 自从信陵君黯然离世后,魏国就剩下唐雎这唯一的神支柱,让这些侍卫亲手捆绑押送这老人前往闹市刑场,比杀了他们还难受... 魏王见殿外侍卫这般作态,更被气得怒火攻心,但他到底还有几分理智,深知众怒难犯——既然这些侍卫敢冒死公然抗令,若他果真命人将唐雎捆去闹市斩首,岂非要引发大梁民? 想到这里,他便一脚将跟着求情的魏假踢出老远,怒吼道,“好,既然你要为这逆贼求情,寡人便成全你!来人,拟诏废黜魏假太子之位...” 唐雎对身后的喧嚣置若罔闻,在夕的余晖中一步步往丹墀下的殿阶走去,待行至最下方一阶台梯之时,他才慢慢回首往殿望去,喃喃道, “五万石煤石换一颗丹药,来年若不继续征九成之税,他该如何补上这亏空...只盼魏国被攻破后,秦王能如善待韩民那般,给我魏国百姓留条生路...” ... 待魏国废除太子的消息,被探子传回列国之时,已是农历八月金秋,随着各种作物的陆续成,又一个农忙时节到来。 在纯粹靠天吃饭的农耕时代,这是一年之中最能牵动所有人心绪的大事:所谓耕夏耘,秋收冬藏,农人来年的口粮、豪强来年的开销、朝廷来年的税收,全指望着这承上启下的“秋收”来延续。 在如此重要的时刻,自然谁也没心思关心魏国那点破事——难得遇到个风调雨顺的好年头,若不赶紧抢收庄稼,只消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水,这一年就彻底白搭了! 正因如此,秦国咸工坊和各地煤场全部停工一月,大伙正热火朝天奔波在田间地头,高兴收割着黍米、菽豆、水稻、小麦,除了这些秦国原本就有的作物,他们还要拔花生、摘芝麻、收糯米、挖土豆... 这些从前没听过的新作物,让每个秦人的脸上,都洋溢着比往年丰收更灿烂的笑容—— 秦国关中肥沃之田种植的小麦,最多不过亩产一钟,而产量更低的菽黍则只有三四石,至于其他贫瘠些的土地,产量则更低。 可现在,这些高产种子种出来的粮食,在众人瞠目结舌的见证中,得到了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大丰收:土豆亩产达十钟,玉米亩产八钟,糯米亩产四钟,水稻与小麦亩产六钟,花生亩产四钟... 这意味着,秦国来年若全种上这些高产之粮,一年能得从前六七年之总数! 如此一来,老秦人家家户户能吃,也就是两三年的光景。教他们如何不狂喜? 更别提还有挂在枝头红彤彤的辣椒,埋在地里的胡萝卜,七七八八种的各种“调料”... 在这令人恍惚又心跳加速的秋收盛况中,从前因畏惧秦法而讷讷寡言的秦人,这些子也时常在干活之时攀谈几句。 他们翻来覆去讨论的话题,无非也是同一个:等从官府领完粮食后,他们要挑上一筐小麦去磨粉,让全家能吃上一碗冒尖的手擀面! 说到这里,他们仿佛已经闻到了雪白的麦粉成面团后,那劲道又香的面香味,纷纷忍不住砸吧了几下嘴,手上的动作倒半分也没落下。 一碗清水手擀面,对无须亲自下地劳作的富户而言,自然算不上美食。 但对这些底层百姓而言,他们从未吃过稻米饭,也想象不出贵的水饺是何滋味,用小麦磨粉制成的清水手擀面,已是他们这辈子吃过最美味的食物,平还只舍得吃半碗呢。 大伙想到这般美味的吃食,来自王上特意为各地传下来的“面食食谱”,干活的速度顿时更快了——这等珍贵的食物方子,哪个大户人家不当传家宝藏着?就我大秦王上对草民最慷慨,里正宣读的食谱上,不但有面条,还有馒头包子水饺煎饼... 如此多美味,不多干活怎能吃到? 原本一脸严肃的监田吏们,在史无前例丰收的喜悦冲击下,也难得出了几分笑容,捧着竹简站在一旁,目如鹰隼地记录着农人们收进箩筐的粮食,与往年不同的是,很快就有一辆辆马车驶来,将这些留来做种的高产作物运往郡中粮仓。 此事还要从嬴政颁发的一个新政说起,他考虑到今年高产种子数量不够,至少有大半田地种植的仍是秦国原本的种子,若按原本的征税之法,将对大部分百姓不公。 故而早在耕之时,他便下诏临时变更了征税办法:所有秦国之民,今岁田地不论何种作物,皆尽数先收入官府粮仓,官府则以每亩一钟菽麦的标准,统一计算他们的收成,再按各户种植的土地数量抵扣泰半税赋后,以足额的菽麦黍付给百姓。 而按许多地方原本的产量,本达不到亩产一钟,同样是泰半之税,亩产两石和亩产一钟比起来,自然是产量更高的算法对百姓更划算。lz1915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