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王尓听罢,已是惨然。 这该死的昏君。 只是此时,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。 天启皇帝与张静一几个,却已扬长而去。 一下来,走动了七八个作坊。 这些大多都是士绅筹办的,虽然这样的作坊并不多,真正痛下决心参与经营的士绅却是凤麟角。 不过天启皇帝却发现,但凡是参与了筹办作坊的士绅,却大多是支持新政的。 一下来,心意足。 天启皇帝才将张静一召来,询问道:“朕明白啦,你这是围三缺一,既要堵死士绅们兼并,又要让士绅借这作坊,挣着银子?” 张静一道:“哪里可能什么士绅都能挣钱,不过是一部分士绅罢了。士绅们卖了土地,手里有了大笔的银子,可是……自嘉靖皇帝开始,白银的价格就一直都在贬值,这也是为何,土地兼并益严重的原因。” 随着殖民者殖民了美洲,而大明大量的私船参与海贸以来,就有大量的白银,开始蜂拥至大明。 银子泛滥了,几乎每过几年,手里头的银子就不值钱,这个时候,那些手中有大量白银的士绅,会倾向于疯狂的购买土地,因为土地是不会贬值的,毕竟它有限。 天启皇帝颔首点头。 张静一继续道:“所以臣的第二步,就是想办法,寻找到一个新的盈利点。继续购地下去,难免误国误民,对付土地兼并,就绝对不能留情,得往死里去打,堵死他们的兼并之路。同时,鼓励这些手里有银子的人,进行作坊的投资。” “所以县里采取了许多的举措,比如……低价的给予窑厂和作坊的用地,帮助他们改进工艺,总而言之,能帮的一定要帮。这其中,肯投资作坊的人,大多都是有闲钱的士绅,就如那个叫段言的人一样。” “臣在这里,其实就是让这些士绅来做一个榜样,告诉天下人,这世上除了土地,还有东西有利可图,等这一批人挣了银子,那么将来,迟早有越来越多人愿意参与其中了。只要参与进来的人,将来都会成为打击土地兼并的助手……” 天启皇帝则是疑惑地道:“朕有一点不明白,他们为何要帮助你打击士绅?” 张静一便道:“本质上,他们自己也是士绅,可是他们的利益,已经离了土地了。就说隐户的问题吧,若是他们还在乡间拥有大量土地的时候,他们当然需要能瞒报多少人丁就瞒报多少人丁,毕竟这些人力……是他们的资源,绝大多数,也都是他们的奴婢。可新政要求的是清查隐户,如此一来,这些隐户和奴婢就获得了自由之身,便成为了可以自由出卖劳力的人力,他们便可用较低的价格,雇佣这些人力。倘若这人力还在乡间的士绅手里,那么一个作坊上上下下数百号人,人力如何补充?” “再说这粮食……粮食若是掌握在某些大户手里,就难免会出现粮食不稳,毕竟……一个县里的土地都掌握在十几个家族手里,其余的百姓,虽有些人有土地,可绝大多数人,种植出来的粮食不过勉强果腹。因而,这些士绅是很容易凑在一起控粮价的,粮价的波动若是过大,对于这些士绅作坊主们而言,可不是好事。” “除此之外,彼此之间的利益取向已是不同,自然而然,就免不了会有理念之争了,这一争,想要停下却是不容易,最终的结果,只怕是彼此反目成仇。臣在这里办新政,单凭官府的力量,去对付那些士绅……诚如百官所言,现在得靠着锦衣卫和教导队强着。可这样的高,能一直延续吗?因而,将来迟早还要仰赖走出了乡间的士绅们,作为帮手。” “再者说了,其实经商的官宦和士绅也不是没有,不过他们大多不进行生产,只凭借着特权单纯进行贩卖。可生产的士绅不同,他们的资产是落了地的,需要招募大量的人为之做工,这可以缓解一些民的问题,生产出来的商品,也会这天下有许多的好处,不敢说有百利而无一害,可至少……现在值得借重。” 听着张静一说了这么多,天启皇帝不无慨地道:“真没想到,你竟想得如此深远。” 却在此时,外头传出一阵阵雷响。 天启皇帝瞥了一眼窗外,却见外头依旧天大亮,并不见雨,于是不解地道:“怎么,晴天还响雷?” 张静一倒是想到了什么,便道:“应该是教导队在练。” “放炮?”天启皇帝眼睛一亮。 张静一摇摇头:“是放铳。” 一听放铳,天启皇帝便没了兴致。 事实上,大明的火铳早已行开来。 早在朱棣的时候,就有专门的神机营,装配着火铳横扫大漠。 即便是当下,对付建奴,火铳的应用也是不少。 不过……应用多是一回事,可战斗力,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 至少在当下,天启皇帝对于火铳的兴趣不大。 度差,程不长,耗费巨大,最重要的是杀伤力也是有限。 他宁愿用弓箭,也不愿用这玩意。 若不是因为官军大多都是征召的军户,而军户要培育出弓箭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,这火铳,是没人愿意用的。 张静一却是道:“是全新的火铳。” “全新的?”天启皇帝滋生了一丁点的兴趣,他了解张静一,如果没有特别之处,张静一是不会特意跟他这样说的。 于是他道:“那得瞧瞧去。” 靠近行在,就是东林军校位于这封丘的营地。 第一和第二教导队都驻扎于此。 在这里,早有一个巨大的校场,不过靠近校场,却又有一排排的屋舍,这屋舍规模很大,围绕着一个巨大的作坊而建。 在这里,则是封丘县最大的一个造作坊,乃是张静一早些时候便下令营建的。 封丘造作局,下设各种作坊。 有产钢铁的,有生产火药的,也有木具。 当然,它主要的职责,是生产兵器。 而重中之重,是火炮和火铳。 当初天启皇帝允许张静一在此开府建牙,张静一便萌生了制造火铳的想法,反正有了皇帝的保驾护航,只要是在这封丘的一亩三分地上,自己怎么折腾都成。 在这里,不只招揽了大量京城的匠人,还通过澳门的葡萄牙人,招募了大量欧洲的匠人。 无非是求财而已,先将这些匠人以高薪的名义忽悠来了封丘,这时候拿银子喂他们,若是想走,那么就少不得要吃刀片了。 毕竟来都来了。 这造作局,乃是封丘的军事重地,里头几乎形同于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小镇,有医馆、食堂、学堂,以及一切生活设施。 在这里,甚至自建了寓所,将寓所分配给匠人们居住。 他们每要做的,就是不断的对火铳进行改进。 此时的欧洲火器,渐渐开始变得良起来,尤其是火绳,甚至已经开始在倭国、吕宋等地行,偶尔国外也会有人将火绳当做贡品,送去北京城。 只不过……这些武器的威力,还是太小。 张静一提出来的,却是一种更有意思的火铳概念,即燧发。 其实在这个时候,在欧洲已经开始出现了燧发的雏形了。 不过这个时代的燧发,因为机的问题,导致使用的过程之中问题重重,再加上造价十分昂贵,因为必须得用到大量的昂贵的铜,以及更坚硬的钢铁,在欧洲各国,这玩意更像是某种艺术品,却并没有在军队中行,人们更加偏于火绳。 张静一改动了一些机的结构。 使它更接近于后世燧发成体的机,而后让这些匠人们对其进行改进。 这些匠人在封丘的待遇很高,不只如此,张静一还据他们的贡献,推出了匠人评级的系统,不同的匠人据能力和贡献,划定等级,再决定不同的待遇。 衣食无忧的匠人们,现如今在这封闭的环境之中,除了相互讨论之外,便是不断的改进工艺,同时进行制造。 因而,眼下世上第一款真正达到较大规模制造的燧发,自然也就问世了。 第一教导队奉命的,就是不断悉这些燧发的战法。 当然,一开始的时候,这第一教导队是很不乐意的。 他们喜火炮,甚至喜纯粹的冷兵器,毕竟火炮的威力大,而冷兵器看上去勇武一些。 只是火铳这玩意……怎么看着都有些猥琐。 让他们摸索战法,其实也是张静一的一片苦心。 因为火这玩意,不是靠着先进就能用的,实际上,可能朱棣时期的神机营,碰到了两百多年后的明军的火铳兵,哪怕这个时代的火铳兵的火器更先进一些,张静一也毫不怀疑,明成祖凭借这些神机营,也可将其吊打。 使用火……其实更加注重纪律和士兵对于火的练度,否则便永远发挥不出其威力。LZ1915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