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英心想这也好,毕竟石咏与哲彦是连襟,连襟之间起些冲突,不易惹人瞩目,但若石咏与舅舅舅母冲突,到头来怕还是石咏落得个不是。 于是第二天石咏便带着李寿、石柱、石海、丁武,两大管事两大长随,一起浩浩地进城,去安佳氏府上。 安佳氏的门房见是石咏带着人,气势汹汹地过来,都有些害怕,立刻就有人进门去报讯。而与人见石咏身后的石柱与丁武两个壮年,都是人高马大,一副会家子的样貌,顿时都心里发,互相推推,谁也不敢上前,最终还是有人推了个年纪小又身材单薄的,慢慢靠上前,用颤抖的声音问石咏:“石……石大人,请,请问您来有何贵干?” 石咏没有为难他们这些门房的意思,只是淡淡地说:“我是来见贵府哲彦公子的!我不想进府,烦请那一位通报一声,我想请他出来说话。” 那门房听得清楚,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出来,道:“大人请稍候!小的这就去。”一转身,脚下一绊,险些摔个大跟头。 石咏身后几个人见了这门房如此狈的样子,都险些笑出来。唯有石咏一人,脸上漠然,抱着双臂,正正地立在安佳氏宅子的正门口。他这样带着好几个人,大喇喇地站着,立时就引来了人,好奇地围观:“哎哟,这不是安佳氏二公子的连襟么?听说收养了小公子的那个!” “正是正是,正是抱走了食那天出生的小公子……” 少时宅子大门打开,哲彦面堆笑地出来,冲着石咏走过来,口中热情无比地招呼:“茂行兄,今儿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?素闻你公务繁忙,我几次相请,表妹都说你没有空……” 说着哲彦已经来到石咏面前。 石咏突然一伸左臂,左手已经攥住了哲彦的胳膊,右拳“呼”的一下就送上去,径直冲哲彦的眼睛招呼,一抬手,哲彦立即挂了彩,眼上青紫一块。 哲彦像是杀猪似的一声惨叫,这声惨叫刺了围观者的神经:“哟,打起来了,快看,这连襟两个打起来了!” “二公子!”安佳氏府里的几个门房也齐声高叫。有些胆大的,想要上前拉架。可是石家带来的长随和大管事都不是吃素的,石海与丁武两个上前迈上一步,往前一站,就跟两座铁塔也似,安佳氏府上再没一个敢向前走一步的。 “公子与大人的事儿,且让他们自己解决好了。”年纪最长的石柱白胡子飘飘,抱着双臂淡淡地说。 那边哲彦捂着脸,身体软软地要朝下倒,石咏拉着他的衣袖又将他提了起来,伸手又是一拳,道:“这一拳,是我揍你的,你我无冤无仇,谁让你背地里算计我,算计我媳妇儿,算计我全家!” 哲彦就是个公子哥儿,全无还手之力,此刻捂着面孔眼泪长,高声叫道:“救命啊!” 石咏还没完,再次将他提起,往安佳氏宅子大门旁边的粉墙上一扔,再来一拳,道:“这一拳,是代你英表妹揍你的,她何尝有半点得罪你家,你家用老太太的身子骨来诳她?” “这一拳,是代大姨姐揍你,身为一个男人,做人丈夫的,可有半点良心?” “这一拳,是代沛哥儿揍你,你何尝尽到了半点做亲生父亲的责任?” 四拳打过,哲彦已经跪地求饶,肿着两只眼,痛苦着抱着石咏的腿,道:“妹夫饶命!” 石咏对这样的人实在难有同情,将他再度从腿上揪下来,往外墙上重重一甩,凑到他耳边问:“九贝子府给了府上什么条件,叫你算计如英,算计我?” 哲彦哭得眼泪鼻涕糊了一脸,这会儿竟福至心灵,也凑在石咏耳边小声道:“九贝子府给爹娘送了二万两银子,务请他们安排,要如英收下那只匣子。” 石咏想:是,如英是收下匣子了,可石家也险些跳进黄河也洗不清。 他随即胳膊一用力,将哲彦往墙上一抵,怒道:“那你呢,你就看着人,帮着人这么算计你的表妹?” 此刻哲彦一张脸已经肿得跟个猪头似的,两只眼细得像条儿,低了声音向石咏哭道:“我爹娘应承了我,若是我帮着骗……骗英表妹,他们就准许让我常上贵府多去看看沛哥儿。茂行,我是对不住你,可我是个爹啊……” 石咏此刻原本已经拎起铁拳,正要暴揍下去,听到这一句,恻隐之心一动,那拳头一时竟没砸下去。 “哲彦,你真是个窝囊废!”石咏大声道,情这人活着就是为了听爹娘话的。 “你爹娘也着实不智,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,”石咏随即又低了声音。哲彦肿着一双眼,突然省过来,登时张口结舌,愣在墙,冒出哑哑的一声:“完,完了……” 石咏见哲彦这个样子,着实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,伸手从怀中取出那个匣子,打开,将里面的文书全部倾倒在地上,随手将匣子一砸,砸个稀巴烂,怒道:“你给我送来的这些东西,没有一件能看得入眼的。喏,全在这儿,你要你就自己拿去,拿去!” 那些文书正要被风扬起,被石咏一个匣子砸下来,尽数扣在地上。石咏背转身去,迈开一步,突然转回头,似乎是怒气未消,冲着哲彦的鼻子就是一拳。在众人的惊呼声中,哲彦一道鼻血跟开了闸放水似的就这么滚落下来,他衣上,地面上,瞬间斑斑点点全是血迹,甚是可怖。 然而哲彦却抬了抬嘴角,冲着转身要离去的石咏低低地说了声:“茂行,多谢!” 石咏脚下微顿,随即头也不回地离开。 哲彦在最后关头能明白他的意思令他十分欣,所幸当年大伯父富达礼教过他这么一招,所以哲彦现在看起来就像是受了重伤垂危一般。然而只有当事人自己明白是怎么回事。 第361章 石咏在前去寻哲彦的时候就大致想明白了这事儿的前因后果:九阿哥生怕遭到清算, 就与史家当初一样,四处寻人托付产业。那匣子里, 一半是各种房产田地的契纸, 另一半则是各种产业的所有权属凭证——九阿哥是希望, 石咏能看在财帛的面儿上, 将这些产业都接下来。 如英的舅舅舅母则是看在那白花花的银子份儿上,应下了算计如英,将这东西辗转到石咏手里。 石咏心里清楚, 安佳氏一族与九阿哥勾连, 产业转移腾挪,这些上头一定都看在眼里。所以即便这产业到了他的手里, 石咏也是绝不能收的。但是安佳氏办不成这桩差事, 在八阿哥九阿哥那里代不过去,十九要倒霉。所以他当街将哲彦痛打一顿, 安佳氏若是放聪明点, 回头去八阿哥九阿哥那里卖卖惨, 再将银子退了,或者可保全身而退。若是安佳氏一族连这点眼力劲儿都没有,那就干脆别在这京里混了, 从哪儿来回哪儿去, 还是回盛京老家务农去吧。 只不过这些话他不方便直接对安佳氏的族人直接喊,毕竟是子的母族,要留点面子。但看刚才哲彦的表现,应该是明白了。 石咏处理完这头的事, 心头有些郁郁——为什么是他? 九阿哥为啥想要将这些产业都给他? 石咏今休沐,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挥霍,但是他在安佳氏府上走了一趟之后,心里只觉得堵得慌。于是他将石家父子和丁武都遣了回去,只带李寿一个,慢悠悠地出城,辨了辨路径,慢慢往造办处辖下的玻璃厂晃过去,心里想着好些子没有见过唐英了,许是能与这位老友一起说上两句话。 他信马由缰,也不知道走了多久,李寿在后头提醒他:“大爷,您难道是想来这间玻璃厂?” 石咏闻声一抬头,却发现自己的确是来了一间玻璃厂,但来的却不是他当初一手创办的玻璃“来样加工厂”,这里是九阿哥名下的那间玻璃厂。他曾经在这里试图喝止小工们往玻璃料里加砒、霜,也曾指导过这里的工匠们如何生产出澄清纯净的玻璃料。 玻璃厂的规模显是比以前大了很多,成堆成堆的玻璃料堆放在厂房跟前的空地上,另一头则堆放着已经退了火,统一规格,可以出厂的平板玻璃。 玻璃厂的人来来去去地忙着,石咏与李寿今都是穿的常服,看上去与寻常商贾无碍,这边厂里的人只当是前来订货的商人,都没把他们当一回事儿。 “今还有一批货,是山东照的高老板定下的,六千件,人家跑外海,货要得急,明儿个一早必须送往码头装船。这批货你们什么时候能够赶出来?” 一个管事模样的人问领头的一个工头。 那工头身材健硕,五月里的天气,他已是赤着上半身,汗水沿着古铜的皮肤滚落,那工头连拿手巾子擦一擦都顾不上。石咏一瞅那工头却很面,好似就是当年自己从玻璃料的炼化炉上拉下来的那个小伙计。 “周管事,不瞒你说,咱们前儿个刚刚说好的,端午之前,就是这么多货。这么多伙计,端午时候总要回家里瞅一眼,吃个饭,不能成价在这儿耗着。怎么今又加了一批货?”那工头将双臂一抱,嘴里叼着竹签子,不在乎地与那管事理论。 管事拿眼一瞪,道:“不干?不干就走啊,去账房那里把工钱结了,你以为这十里八乡的,就招不到你这样的工人?” 那工头冷笑着将竹签子一吐,口齿清晰地道:“可以啊,这话是您说的,信不信我们立即就去结了工钱?” 管事:“这……” 工头接着笑:“我们这拨人一走,这玻璃料冷在炉子里,就烦劳您自己去拌吧!” 管事听见了怒极反笑,道:“你以为我们就招不到人,或是从别的厂子里没法儿调来人?又或是这厂子里的工匠个个都跟你一样的硬气,个个都舍得下这份十里八乡最高的工钱?” 那工头脸就变了变,管事则嘿嘿冷笑几声。 最后那工头去问了一圈,转回来道:“去问过了,有一半人愿意连夜赶工,另外一半人要回家休息。这批货,最快只能后儿个早上赶出来?”他拿眼一瞪,高声道:“愿意赶工的人加五成工钱,干不干,不干就熄炉子,所有人结工钱走人?” 管事也无法,细想了想这是两边各退了一步,似乎也没有比这更好的解决方式了,于是点点头,道:“成,一会儿赶工的人到账房那里去报名字。” 石咏在一旁冷眼默默旁观,倒是没想到当年哭哭啼啼地喊着“烧不出玻璃就要死”的小工,如今已经成长成为一个工头,懂得维护身边工人的利益,也懂得与管事协商谈判,有进有退的这样一个人。 看起来,九阿哥的玻璃厂真有点儿像后世成的工业企业的样子,而厂子里的工人,似乎也正在成长为成的产业工人。 石咏以前听过不少九阿哥辖下产业的传闻,知道九阿哥曾经将这些工人迫过无数次,工人们实在忍不住了便联合起来反抗,这样你来我往,才渐渐获得了眼下这样一个平衡,而九阿哥无奈之下只得命人研究各种工艺升级,倒生产率的提升。 石咏想象了一回九阿哥将来的命运,也忍不住有些唏嘘。即便他与九阿哥有诸多过节,他没法儿不承认,就商业天赋而言,康熙诸子之中,九阿哥是最优的,此人能接受新鲜的事物,也有手段能够推行下去,能强,也能妥协。只可惜,九阿哥身处夺嫡失败者的阵营,马上面临清算,就算是有浑身的本事,也难以再施展。 石咏今莫名起兴到这玻璃厂来,怕也是心内在暗暗惋惜这个。 正想着,那名管事转头,发现了石咏与李寿二人,连忙赶过来,点头哈地问:“这位爷,是来看玻璃样子的吗?我们这儿花品种繁多,出货又快又好,保准给您送到地头去,量大优惠,怎么样,您进来坐坐详谈一下?” 那管事正招呼着,忽然看见石咏背后一人背着手行来,连忙躬身打了个千儿,道:“王爷,您怎么来了?” 石咏回身一瞅,来的正是廉亲王允禩本人。只见他面沉如水,径直行到石咏身边,淡淡地开口:“茂行——” 石咏一个灵,赶紧先行个礼再说。他隐隐约约觉得对方有些来者不善,忽然心生一个念头:难道,安排哲彦将那只匣子到自己手上,不是九阿哥,竟是这位亲自安排的? “那只匣子,我已经命人收回来了。你若是不敢要,便算了。” 石咏:……果然如此。 “但今九贝子出京。”廉亲王说得轻描淡写,那口气仿佛在说今天天气不赖一般。 可就在此刻,石咏偶一回头,看见李寿身边已经靠近了好几个王府侍从。他登时明白,今他恐怕,也得跟着一起去,“送送”九贝子了。 “……他曾对你颇寄厚望,”八阿哥继续往下说,“说也只有你这样的人,才能将他的产业继续经营下去。他倒没有将产业要回来的打算,只是说这些产业后都荒废了,就实在是可惜了……” 石咏还能说什么,只能硬着头皮道:“九贝子实在是谬赞了。” “所以,你今一道去送送九贝子,以安其心吧!”允禩声调都不带变的,始终平平的,唯有尾音稍微有些发颤。 石咏闻言也是有所震动,他刚刚才在心里叹九阿哥是个有才干的,这便听八阿哥转述,说九阿哥对他“寄予厚望”,这叫什么,明明以前是数次手,还曾经狠狠地撕破脸的对手,所以这是不打不相识?惺惺相惜? 说实在的,在这世上能识得一个彼此都能认可对方的人并不容易,只是命数如此,石咏很清楚,各自身处不同的阵营,向来没有集才是唯一可行的相处之道。 但是此刻听了八阿哥这话,石咏深深地躬了躬,应下了。若是他记得不错,九阿哥此去驻扎西宁,大约也就两三年的功夫,便获罪下狱,幽囚致死。八阿哥此次见九阿哥,恐怕也是最后一面。八阿哥已经说得很明白,要自己陪同去相送,就是“以安其心”,让九阿哥再无挂碍,别再记着这些产业了。 石咏便纵是铁石心肠,见到眼前八阿哥这副模样,多少也心存不忍。况且,他背后还有不少廉亲王府的随从。眼下他只有李寿一人跟着,好汉不吃眼前亏,等到了城中再说也不晚。 八阿哥送别九阿哥的地点,不巧是在地安门。 廉亲王府的车驾赶到的时候,九阿哥和自家几个小阿哥已经在地安门跟前等了一阵了,见到八阿哥到来,赶紧上来,面笑容,一眼瞥见石咏骑马跟在车驾的后头,笑容立即敛了,故意端着架子,从鼻子里冷哼出一声,然而那一直紧紧绷着的双肩却稍许放松了些,心中莫名有些舒畅。 见到九阿哥,人家爵位摆在那儿,石咏还是得硬着头皮上前来行礼,九阿哥看也不看他,只虚踢一脚,道:“一边站着,别碍了爷跟八哥说话。” 这话正中石咏下怀,他就跟个木偶似的,眼观鼻鼻观心,站在一旁。耳畔忽然传来呼呼的风声,石咏一抬头,发现他正站在地安门的门楼下,券门跟前,一阵疾风从这门里穿过,便发出尖啸似的嗡嗡声,细听来,尾音竟仿佛有人语声,似是侣在低声呢喃,又似兄弟在豪言相送。石咏听着,不由自主地心生伤—— 为什么这世上的分别,总是在地安门呢? 九阿哥当真是心生伤,强颜笑,与兄长道别。他受命驻防西宁,八阿哥也为他据理力争过,想留他在京中,然而九阿哥却不想兄长受累,索老老实实听命,对上头摆出一副“你又能奈我何”的架势。他一瞥眼,见到立在地安门门楼前的石咏,见这小子正出一副戚容,倒也没有半点幸灾乐祸的样子,心里舒服了些,知道这世上落井下石的人多,这小子以前与自己数次恶,这会儿相送,竟然也出些不舍之情——看来,自己确实是没有看错人。 这边正送着,忽听远处蹄声车辙声传来,竟是怡亲王府的车驾赶到,来送九阿哥。 来相送的是和硕亲王,九阿哥品级较低,见到十三阿哥本该行礼的,偏生九阿哥是个傲儿,着一张脸,拱拱手,只管道:“有劳十三弟特来相送。”十三阿哥由人扶着从车驾上下来,也不在意这些礼数,只是举手道:“此去西宁,路途遥远,山高水长,还望兄长多多保重。” 九阿哥瞥了一眼石咏,登时问十三阿哥:“十三弟这次过来相送,不会就是为了你这位侄女婿吧?” 十三阿哥看了一眼石咏,摇摇头,道:“不是,小弟实在不知茂行会在此。” 石咏也听宝镜说过,它算定十三阿哥是所有皇子之中最有人情味儿,最顾念手足之情的一个。此次九阿哥出京,除了廉亲王以外,只有怡亲王出面相送,这种跨越了派系之争的兄弟之情,亦可见一斑。 说话间,负责护送九阿哥的御前侍卫便来催促,只说怕晚了时辰,到晚间赶不到一阵。九阿哥登时咳咳一阵冷笑,道:“阎王要你三更死,谁敢留你到五更,是这个意思吧?” 御前侍卫尽皆默然,但是请九贝子上马的姿态依旧,连身边有两位和硕亲王都没用——他们只听命于雍正一人。 “姓石的小子,爷这就要走了,你有什么话好说的?”九阿哥这时一跃上马,手中举着马鞭,鞭梢向石咏虚虚一指,在马上傲然开口。 “茂行!”旁边廉亲王与怡亲王两人同时向石咏使眼。廉亲王的意思自然是想要石咏安一安九阿哥的心,虚言应承他会支应京里的生意;而怡亲王的意思自然是要石咏小心言语,莫要说了不该说的话,回头被人拿住话柄。 石咏想了想,认真地道:“甘肃的葡萄酿酒很好,听说青海有些地方也不差。” 九阿哥:…… 石咏:“当年的好葡萄采下来,处理过之后将葡萄汁酿成酒,在木桶里储十年,十二年的陈年佳酿,都是好酒。九贝子有兴趣,可以试一试经营西北的葡萄酒。” 他这话说得实在是太出人意料,在场几人都呆了呆,愣在当地。唯有九阿哥一人,片刻后立即反应过来,登时仰天哈哈哈地笑了三声,高声道:“好,好!承你吉言,若是我当真在西北酿出好酒,一定不忘今之言!” 九阿哥曾经在甘肃找到了适合酿酒的上好葡萄种苗,差点儿就命人挖了全部移植到京郊来,当时还是石咏一言劝住,最终对方终于罢手不挖。如今石咏一言,倒是提醒了九阿哥,他去了西宁,许是还能做些自己想做的事的。 于是九阿哥提缰催动马匹,在那几名御前侍卫的簇拥之下,随意挥手向地安门前聚着的众人挥了挥手,随后高声唱道:“葡萄美酒夜光杯,饮琵琶马上催。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……”LZ1915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