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咏当即抬起茶碗,恭敬说一声:“谢琏二爷!” 贾琏一挥手:“一盏茶,谢什么谢,对了,你家那二十把扇子……” 石咏赶紧解释:“二爷这是听冷世叔说的吧。我家的东西我自己知道,那几把扇子,不是什么值钱东西,不过是祖宗给后辈留的,算是个念想而已。” 不值得二爷惦记!——石咏在自己肚子里补上这话。 贾琏却一摇头:“话不能这么说!你年轻识浅,又是天天见惯的东西,自然不觉得值钱。可没准儿拿出来,给那古董行的行家鉴赏鉴赏,却发现是古人真迹呢?” 他说得诚恳:“石兄弟,我见你家并不宽裕。这世道说难不难,说容易也绝算不上容易。你何不干脆拿几把扇子出来,换些银钱,你家中寡母寡婶幼弟,有了这笔钱,大家也都能过得轻省些。” 这番话,还真是站在石咏的角度上为他考虑。 石咏叹了口气,转脸往窗外看了看,这才回过头来,盯着贾琏,说:“实不相瞒。这是祖上传下来的,祖宗有遗训,说了不许卖的。再者我自己有手有脚,世道虽然不易,我还勉强能撑起这个家,实在不打算变卖祖产。请二爷见谅。” 话已经挑明到这个份儿上,贾琏便知道难再强求,当下笑道:“你这主意已定,我还劝个什么劲儿!来,今儿就当是二爷请客,认识了你这么个小兄弟。以后要有难处,往荣国府来给我递个话便是。” 石咏没想到贾琏这么快,赶紧点了头谢了,末了又迟疑着说:“琏二爷,我这还有个请求,您看这个……我家是有几把不值钱的扇子,可这回事儿,您既知道了,能不能请您别再告诉旁人。毕竟这些是祖产,再不让卖的,教旁人知道了,也无益处……” 贾琏一听,倒想起家中那位酷金石字画的老爹贾赦。贾琏自己是个随和子,旁人不愿让的,就干脆作罢,只当结个善缘。而他那位爹,但凡看中的,不论是美人还是东西,不到手绝不罢休。 想到这里,贾琏便应下:“这个你放心,我今既点了这个头,就再不会有旁人从我口中听见这桩事儿。” 他慨然允诺,态度恳切,与冷子兴的随口敷衍不可同而语。 听见贾琏承诺,原本在石咏心头的一块大石一下子去了。石咏稍稍舒了口气,这会儿他终于有心情与贾琏坐在一处,看看窗外的街景了。 贾琏抓了两颗五香豆扔进口中,见到身边石咏扭过头,正望着窗外的人来人往。 “不好!” 石咏突然一按桌面,站了起来,一转身就往外冲。 “怎么了?” 贾琏大声问。 “有拍花的!”石咏丢下一句。 贾琏一听,大声问:“是拐子吗?” 听不见回答,石咏早已从茶肆里冲了出去。 贾琏一抬脚,尾随而去。他是这茶肆的常客,所以也无人拦他,伙计只管给他记在账上。他奔到门口,果然见到石咏已经冲到街对面,当街扭住了一名中年男子。那名布衣男子身边,还站着一名锦衣幼童。 贾琏不敢怠慢,大踏步跟上。 那名中年男子见到石咏来了帮手,当即放开了幼童,将石咏使劲儿一推,推倒在地,自己夺路而逃。 石咏一跤摔倒,兀自伸手去牵住那名幼童。倒是贾琏,大声喊一句:“拐子往哪里走!”抬脚就追了过去。 石咏能在这往来如织的行人当中,认出一名被拐幼童,这得益于母亲石大娘与二婶王氏在他耳边不断的碎碎念。据她们多次反复强调,庙会、集市、城门附近……任何人多的地方,都会有“拍花的”。 这“拍花的”并不是一般的拐子。据说这些人会在街头巷尾,专门找落单的小孩,看见了就用手一拍孩子的头,孩子便失方向,跟着坏人走了,所以叫“拍花的”。 适才石咏坐在茶肆里,远远见到有个布衣男子,身边带了个锦衣小童,看上去多少有些违和。可是在这个时空,原也并不出奇,这可能就是哪家的长随侍奉着小公子出来看热闹。 出奇的是,这名布衣男子,一面走,手里一面执了个铜壶,在喂那个小童喝水。 石咏当时就想,什么人给自家孩子喂水喝,会这样一面走一面喂,难道不该是找个地方,站定了,把铜壶抱给孩子,看他咕嘟咕嘟喝了,然后再安安稳稳地接着往前么? 可是这人却一边走一边喂,似乎急不可耐。铜壶里的水也顺着幼童的嘴角落在孩子的衣襟上,水渍反着光,偏巧就晃了石咏的眼。 石咏的行动有点像是本能,脑子还未反应过来,身体已经冲出去了,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,当街拦住那拐子,结果被人反手一推,“咕咚”一声摔在地上。 他见贾琏径直去追那拐子了,心下略松,也顾不上自己摔得疼痛,赶紧查看那孩子的情形。 这是好生可的一个小男孩,身上穿着竹青纱衫,头上戴着一顶圆圆的瓜皮小帽,看着也就四五岁的模样,甚至一张小脸与喻哥儿有几分相像。只是这孩子目光呆滞,嘴角边还着亮晶晶的口涎,一副呆了的模样。 石咏一见,愤然爆了一句口。 什么“拍花子”一拍脑袋孩子就傻了,这明明是拐子给孩子喝了不知道什么体,让人暂时失了神智,才会瞪瞪地跟着人走。 看着这孩子与弟弟年纪相貌都差不多,石咏一阵心疼,扶着左腿起身,弯着问:“你叫什么?家住哪里?还……还记得吗?” 那孩子已经傻愣着,石咏的话他只充耳不闻。 石咏心里着急,还待再问,忽然一阵大力袭来,他又被横推出去,重重摔在地上。 “拐子!” 石咏摔得不轻,扶着抬起头来,忽然见到几个义愤填膺的男子立在跟前,都是家丁长随模样,间挂着牌,几个人围着自己。另有人过去检视那个男孩子的情形,反复呼唤:“少爷,讷苏少爷!” 石咏一下子反应过来。 这大约是这小公子的家人寻来,却见他伴在这孩子身边,又是一副布衣贫家打扮,所以将他认成了拐子。 “这么年轻,却不学好!”那几个长随看看石咏,神里都是鄙夷,“一会扭了去顺天府。” 第14章 石咏见义勇为,却被人误解,一时百口莫辩。 ——若是武皇遇到这等情形,会说什么? 石咏今与贾琏一起出门,走得急,就没带上宝镜。可是这会儿,石咏脑子里却似乎能听见武皇的声音:“呆子,自己想!” 武则天不可能指点他一辈子。 石咏当即一个骨碌撑起来,来到那名男童身边,像是老鹰护着小一样护着那孩童,大声说:“这孩子是我从拐子手里救下来的。你们……你们凭什么说你们是这孩子的家人?有什么凭据吗?” 他很清楚自己身处的困境: 看这情形,对方十九就是这男童家里的长随,一旦发现小主子不见,立即追了出来,正好撞见刚刚从拐子手里救下孩子的石咏,自然当他是歹人。 石咏眼下一来急需表明自己不是什么歹人,二来么,他还需要拖一拖时间:若是贾琏能将那个“拍花的”抓回来,他就不会再被人冤枉了。 这时候他护着那名男童,努力表现出一脸正气的模样,心里却暗暗叫苦,想:这会儿他的清白,竟然全维系在贾琏身上,若是贾琏能抓住拐子赶回来,便真相大白,可若是琏二爷没能抓住拐子,又或是觉得事不关己,就此扬长离去,那他石咏可就惨了! “那你说你不是拐子,又有什么凭据没有?” 对方的这些长随,对于石咏螳臂当车似的举动,觉得有些好笑。 石咏一急,扭头看向周围的路人。路人见他的眼光扫过来,要么摇摇头,要么转身就走。刚才的事情,不过是电光火石之间,路人只听到有人喊“拐子”,本来不及辨谁是谁非,就已经是眼前这副情形,自然无人能为石咏分说。 石咏当下干脆不为自己辩解,说:“只要是没有凭据,你们就不能轻易将这孩子带走!” 他脸上大义凛然,一副全心全意为孩子的模样。 登时有人议论起来:“要真是个拐子,肯定早就心虚了,干嘛还这么较真呢?” 也有人不大看好石咏:“不也有贼喊捉贼的么!” 对方见石咏这样,反倒一愣。 正在这时,远处奔过来一位中年管事模样的人物,身后还跟着个年长的嬷嬷。那位嬷嬷虽然连走带跑,气吁吁,可一见到被石咏护着的男童,立即扑了上来,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得惊天动地。 “我的小主子啊!” 恰好在这时,也不知是不是药效过了,石咏怀里的男童竟也“哇”的一声哭了出来,身子一动,挣开石咏,抱着那嬷嬷哭道:“梁嬷嬷!” 孩子这一哭,就更确证无疑了,必然是这名男童的家人寻了来。看着那管事和嬷嬷的穿着打扮,更加印证了这孩子的出身非富即贵,也预示着石咏的情形愈发不妙。 中年管事见到石咏,听了底下长随的禀报,扫了石咏一眼,只淡淡地说:“拿忠勇伯府的帖子,送顺天府吧!” 忽听人丛外有人笑道:“送顺天府?这可不行!这位石兄弟在旗,要送也得是步军统领衙门啊!” 清初旗民有别,若是纠纷的双方都在旗,便不会去顺天府,而是去步军统领衙门解决。来人这么说,一来点明石咏的身份,二来,对那男童的家世也该是一清二楚。 石咏听见这声音,顿时大喜。 中年管事听见则皱起眉头,扭头看了看石咏,仔细辨认了一阵。 少时人丛外头贾琏扭着一人,费劲地挤了进来,说:“要送顺天府也得送这厮!” 贾琏说着,将扭着的人朝前一推。石咏一看,正是早先给孩子喂水的那名布衣男子。那人大约被贾琏扭得胳膊了臼,双臂都软软地垂在身体两侧。 石咏当即指着这人说:“就是他,就是这人!这是个拍花的!” 围观的人一听说是“拍花的”,立即联想到各关于“拍花”的恐怖传说,登时一起大声议论起来。 在嘈杂的人声之中,那名男童扭头看了看四周,在嬷嬷的耳边说了句什么,梁嬷嬷登时一脸肃穆地直起身,戟指着那个拐子冷然说:“是这人,这人拐带了小主子!” 中年管事舒开眉头,登时挥挥手。立即有两名长随过来,将贾琏擒住的拐子一扭,先押在一旁。那名中年管事立即上前,冲贾琏打了个千,开口道:“给琏二爷请安!多谢琏二爷仗义出手,救了我家小公子。” 竟是认得贾琏的。 贾琏却摇摇手,指指石咏,说:“石安,别谢我,该谢这位石兄弟!” 石咏这时候伸手扶,一瘸一瘸地走到贾琏身边。他在很短时间里一连摔了两跤,没那么快能复原。这位中年管事石安,看看石咏,脸上就有点儿尴尬。 贾琏却是个机灵的,知道石安等人此前认错了人,把石咏当成了拐子,当即开口,将他们从茶楼追出来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,最后说:“我这石兄弟是个谨慎的,没认准了你们是孩子的亲人,自然不敢人。两下里本是误会,说开了就好了。” 石安听了,只得过来给石咏作了个揖,说:“这位小兄弟,刚才确实是误会了你!我是永顺胡同那里忠勇伯府的管事石安,这位是我们家的小主子,今的事,多谢小兄弟仗义出手……” 石安的话还未说完,贾琏却在一旁旋了旋手上的玉石扳指,笑道:“石大管事,我怎么觉得,我石兄弟没准儿还是你主家的亲眷呢?” 他一拍石咏的肩膀,说:“我这兄弟姓石,正白旗下,和你们老爷,没准儿有点儿渊源。” 这时候梁嬷嬷过来,与石安面面相觑一阵,老嬷嬷颇为疑惑地开口:“这位小哥,令尊是何名讳,家住何处,可知道永顺胡同的忠勇伯府……” 石咏依稀记得听谁提起过“永顺胡同”,这会儿却一时记不起,听见对方问,觉得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,当即答:“先父姓石,讳上宏下文,家母姓舒舒觉罗,住在红线胡同。永顺胡同么……” 石安听了,与梁嬷嬷又对视一眼。 贾琏在旁笑道:“怎样,是亲戚不?” 旁边石安只得又打了千下,朝石咏拜去:“见过……嗯……那个……” 他不知石咏的名讳与排行,支吾了半天,说:“见过堂少爷!” 石咏着实是没想到,他和永顺胡同的忠勇伯府不仅是亲戚,而且还是很近的亲戚。 忠勇伯府如今是昔福州将军石文炳的嫡长子富达礼由袭了爵。这富达礼是当今太子妃瓜尔佳氏的亲哥哥。 石家原本是人,早年间迁去辽东的时候改了汉姓,后来入了汉军旗,祖上算是显赫,曾经出过和硕额驸,与新觉罗家沾亲带故。到了石文炳这一代,他这一支被改入洲正白旗,所以石文炳的几个儿子起的都是名。 而石咏的祖父,则是石文炳的同胞手足。算起来石咏的父亲石宏文,正是富达礼的堂弟。而石咏今救下的锦衣小童,则是他自己的堂叔伯兄弟,富达礼的幼子,叫做讷苏。 富达礼已经年逾四旬,这小儿子是一把年纪上得的,自然如珍宝。可以想见,若是讷苏真的被“拍花”的给拍去了,忠勇伯府得急成什么样儿。 而石咏,一下子从被怀疑的对象,变成了伯府的恩人加亲眷。可是伯府下人的神情之间都小心翼翼地,对石咏既不热情,可也不敢太疏远了。Lz1915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