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蔚想象着黎膺头上戴着七彩的琉璃发簪,忍不住笑得直不起。 ……凌蔚这边琉璃烧制成功,黎隶也在准备出航的人选了。 本来他只是准备扬大晏国威,哪怕送点东西也没关系。 不过后来他就被凌蔚说服了。 别说大晏,就说前朝。前朝给周边国家那么多好处,为了彰显大国国威和慷慨,别人送点草树皮来,他都要送一车金银珠宝回去。 结果邻国国力越来越强,最后反过来攻打前朝。 大晏朝也吃了许多周边国家的苦头。这群人正如凌蔚所说,要以德服人是不可能的。国家与国家之间,没有永恒的友谊,只有永恒的利益。 若是要扬晏朝的国威,正好不能慷慨,反而要让其他国家到疼。 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晏朝强大的武力,要让他们看到晏朝的富饶。 就像是对待倭国。当年对他们那么仁慈,他们可有一丁点对晏朝的尊重? 现在狠狠咬下了他们一块,基本上控制了他们的经济命脉,倭国上下对晏朝、甚至晏朝平民都是毕恭毕敬。 待倭国的人才频繁的向晏朝,接受晏朝教育,接受晏朝户籍,接受晏朝姓氏,凌蔚所说的,倭国人将成为晏朝统治下的一个民族的未来将不会遥远。 国家对外往中,如果是个好人,如果是位君子,那一定会被欺负。 国家,就应该成为氓,还是披着君子皮的氓。 估计骨子里就有点氓基因,黎隶很喜凌蔚这句话。 他也决定践行这句话。 因此,他决定要让晏朝强大的海军护卫商船出行,带上一车丝绸瓷器琉璃,换来一车金银珠宝。 当然,如果外国有什么好东西,比如高产的粮食,好用的药材,比晏朝先进的技艺什么的,也要带回来。 为了出航花了这么多钱,不几十倍几百倍的赚回来,对得起花费的力吗? 至于出国的人,黎隶最开始确实是考虑的黎膺和凌蔚。 黎膺的能力他最信任,而凌蔚是最悉外国、最会和外国人打道的人,怎么想似乎都是最合适的。 但是他又想到了国内蠢蠢动的世家,还未安分的大儿子,和刚新婚的太子,以及逐渐长大的小儿子小女儿们。 这出航不知道多少时,没有凌蔚教导孩子们,他不放心啊。 而且迟早要跟世家玩一次大的,没有黎膺坐镇京城,他也不放心啊。 因此,他划掉了黎膺和凌蔚的名字。 反正这两小子都年轻,以后出航的机会有的是,第一次就算了吧。 黎骏和黎淳这两小子出使倭国的时候干得不错,让他们继续跟着出使,敲打敲打其他国家得了。 黎隶想了想,把黎瑚也加了进去。 二儿子最近不容易啊,被他那不长脑子的娘和不长脑子的哥得整天神郁郁,出去散散心也好。 而且别看黎瑚低调,其实黎瑚的武力值其实是几位成年皇子中最强的。只是碍于他大哥太高调,他才不显山不水。 但是作为教导所有皇子武艺的黎膺岂能不知道?黎膺知道,黎隶自然也是知道的。 出使外国,建立“和谐友互通”关系,肯定是需要强大的武力值。黎骏负责打道扮红脸、黎淳负责坚持原则扮白脸,最后若是谈不下来,黎瑚负责武力威胁。 嗯,完美! 黎隶点点头,就这样吧。 他三个儿子,也不比黎膺和凌蔚两人出使差的。 只可惜,太子又失去了出去见识的机会。 等国内安定了,就让太子跟着黎膺、凌蔚出去得了。把太子给这两人,他才放心。 ……凌蔚以为,在远航的时候,自己就能离开工部了。 结果他失望了。 皇帝陛下没有放行的意思。 黎膺也很不高兴,在经过皇帝陛下苦口婆心的劝说后,他也认命了。 好吧,朝中局势还是不安稳,他们两需要留下来帮忙,不能离开。 凌蔚也认命了。 也是,小殿下们的学业正在重要关头,他们的三观树立也在最重要的时候,他离开之后,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把他可的小殿下们教坏?留下就留下呗,总会有机会的。 不过凌蔚还是给皇帝陛下建议:“出航外国,可以由朝中大臣们合股……嗯,合股的意思是,出份子钱,到时候回航的时候,分相应的利润。这样会减轻国库的力,也会堵住朝中大人们的嘴。” 毕竟朝中许多大臣都是宽以律己,严以律人。他们只是见不得皇帝陛下赚钱而已。不过这赚钱要是能有自己的一份子,那就不会说出反对的话了。 黎隶立刻明白了凌蔚的意思,表示这是个好主意。 “出使外国的使团,必须要陛下最信任,且和其他大臣没有牵连的。”凌蔚继续道,“每次让皇子带队出使显然不可能,陛下何不考虑一下……” 凌蔚示意皇帝陛下左右。 既然大晏朝已经有了督军太监,那么太监出航也是可以的吧?人家郑和就是太监了。 已经被凌蔚洗过脑,认为太监也能青史留名,还是美名的众位太监们立刻动起来。 果然凌侯爷就是不一样的!他不是嘴上说说而已!他真的在给咱们制造青史留名的机会呢! “瑾堂言之有理。”黎隶自然也是知道凌蔚给太监们的洗脑的。最开始他觉好笑。不过是一群阉人而已,能做什么事? 不过比起朝臣,黎隶虽然看不起太监,但也确实更信任太监。他不信任的,只是太监的能力。 但他身边这几个太监的能力,他还是信任的。外放的督军的、监督朝臣的太监干得也不错。 这出使外国,还掌握着那么多钱财,其他人黎隶也真不放心,让太监出去是个好主意。 太监一直在里,又没有子嗣,贪得钱财又有何用?何况,比起钱财,这些大太监们,估计更想青史中留下美名吧。 像其他普通男人一样,建功立业。在后人提起他们,能知道他们的名字,知道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,而不是他们是个阉人。 “吴墉。”黎隶道。 他旁边的主管太监立刻跪下来,神情动:“奴婢在!” “你可愿去?” “奴婢愿意!”吴墉忙道。 “你可想好了。远航很苦。”而且不一定有他身边主管太监这么安逸,回来之后,也不一定能回到主管太监的位置。 “奴婢愿意远航,为大晏朝出力!”皇帝身边的主管太监的位置可以说是太监的终极目标了,但是比起青史留名,主管太监算什么?再说了,立了功回来,害怕皇帝陛下不给自己好位置? “好!有血!”黎隶赞赏的笑道,“朕知道你兵马娴,在出航前,好好练习一下水,习惯一下船上颠簸,晕船可是很难受的。” “奴婢一定做到。”吴墉磕了三下头,眼圈通红。 一个太监,被陛下说有血,简直是最大的赞扬了。 “我国都一次远航,扬大晏国国威,就摆吴公公了。”凌蔚拱手。 “侯爷请不要折煞奴婢,奴婢一定尽心尽力,定要在外夷面前显我晏国国威!”吴墉神情坚定。 凌蔚恍然见到了第二个郑和似的。 不,这个人说不定比郑和更加厉害。毕竟他出行的目的和郑和不一样。所留下的名声也不一样。 如果航行的顺利,他还准备“唆使”陛下来个环球旅行呢。到时候说不得吴公公会成为环球旅行第一人,那才是真正的千古留名。所有国家所有教材上,都会写着,某年某月某,大晏朝的官员吴墉,首次完成环球航行,证明地球是个球。 到那时候,真的是没人会记得吴墉是个太监,只会记得他是个伟大的航海家。如果再加上他出游列国的经历,说不得还会说他是个伟大的外家。 嗯,说不得还有伟大的冒险家? 其他太监羡慕的两眼通红。不过以后还有航行的机会,以后皇子们也不会此次出行,若是吴墉干得好,以后主管航行的人肯定都是他们这帮太监。到时候船上可不止一个名额。 他们一定要好好表现,跟着出航。 就算达不到青史留名的程度,但是代表咱大晏朝出行,就是一件十分扬眉吐气的事。能离开皇,到处去逛逛,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。 到了外面,他们就不是奴婢,而是代表大晏朝的主人,是必须要直杆子,必须大声说话,必须保持尊严的人。 太监缺少的,就是尊严。 于是皇帝陛下发现,自从答应吴墉出使国外之后,其他太监们就跟打了血似的,恨不得事事做到完美。 皇帝陛下叹气。凌蔚真是懂得人心啊。而最重要的是,凌蔚是把任何人都当人,即使是残缺的阉人,在凌蔚看来,也是一个完整的人,也能拥有自己人生。 所以太监们才会跟打了血似的。 或许他看人太狭隘了。无论是官员、平民、还是太监,只要是人才,都是可以用的。 凌蔚只是想着郑和的事,又想着太监基本上整个身家命都系在皇帝身上,做出行外国的事比较放心,才推举了吴墉。 他没料到,会让皇帝陛下开始任用太监为官。 这影响后世褒贬不一。但对于凌蔚,评价都是正面的。说他是一个有着人光辉的好人,一个有着平等思想的好人。 凌蔚身上的圣光足足的,简直闪瞎人眼。 ……黎瑚在知道在出行名额上,是动的。 因为这名单是凌蔚觐见皇帝陛下后才出来的,众人多认为这名单肯定有黎瑚的参与。 黎瑚一直认为,自己被大哥连累,上次出使倭国没有自己,这次出使外国肯定也没自己。 没想到居然有自己,自己还主管护卫,有这么大的权力。 一定是凌蔚进谏!除了凌蔚,还有谁能有这么大的能耐让父皇改变主意! 于是黎瑚专门来到凌府,对凌蔚千恩万谢。 凌蔚表示一头雾水,你说啥?我干啥了? 黎瑚表示没关系,我知道你不愿意说,我心里明白就好!我记住了! 凌蔚:?????到底发生什么事了?他又背上了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锅了? 第九十八章 序曲Lz1915.CoM |